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9日在七星关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高新区管委会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毕节高新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97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37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7,5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34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1,522万元,盘活存量资金49万元、稳定调节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00万元,一般债务收入4,734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42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61,24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075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734万元,区域间转移支出8,63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411万元,补充稳定调节基金3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90万元,合计支出61,248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完成22,941万元,上级收入2,207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96,148万元,合计完成收入121,296万元。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2,01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0万元,调出资金21,522万元,债务还本9614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31万元,合计完成支出121,296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无收入,未安排支出预算。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的情况
社保基金预算无收入,未安排支出预算。
二、2024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024年,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要求,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从严管理债务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聚焦重点支出,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严格落实“三保”支出“预算安排优先、资金拨付优先、库款保障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原则,财政库款优先保障“三保”支出,2024年“三保”支出3,945万元,二是强化“三保”日常监督。利用省级“三保”监测平台,建立“三保”从预算审查到资金支付全过程监管机制,严格审查“三保”预算编制,确保“三保”预算不留缺口。三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障其他刚性支出。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各部门非重点非刚性支出进行压减,对部门长期沉淀闲置资金按照盘活存量资金有关要求进行清理盘活。严格落实管委会重点工作部署,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
(二)聚焦主导产业,加大项目谋划力度
高新区紧紧抓住国发〔2022〕2号、国函〔2022〕65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抓好产业发展。2024年以来,争取省级县域经济发展资金4,000万元,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390万元,大气污染防治中央专项资金1,954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专项资金1,985万元,获得资金支持合计为8,329万元。
(三)聚焦债务风险化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将债务工作纳入高新区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调度,多措并举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依法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隐性债务总量不断下降;用好国发〔2022〕2号文件政策,积极协商金融机构对部分隐性债务展期缓释风险,将政府债务利息纳入预算管理,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四) 聚焦助企纾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推进和加快各类涉企资金的拨付和执行进度,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快捷直达、精准滴灌。2024年兑付政策奖补资金434万元,惠及5家市场主体。激励支持工业产业发展,工业产业发展资金上级支出2,404万元,本级支出2,735万元。用好用活财政政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三、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勤俭节约、规范管理”的原则,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抓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筑牢风险防范机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安排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81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 19,795万元,非税8,015万元),同比增长3%左右。加上年结转收入1,09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入5,000万元,收入合计33,9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33,900万元安排,其中保工资2,474万元,保运转551万元,其他运转类834万元,债务利息保障支出2,339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6,000万元,对企业补助支出512万元,对企业注入资本金8,000万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支出3,180万元,其他重点项目支出4,150万元,其他党委办公室事务支出1,148万元,其他消防事务支出643万元,其他财政事务支出468万元,政府实施配套项目资金5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09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011万元。收支平衡。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43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143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431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11431万元。收支平衡。
(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无收入,未安排支出预算。
(四)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因高新区无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故未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推动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综合运用减、缓、退等政策,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实现新突破,指导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建立完善规上企业储备库,推进企业到规模企业的转化升级,实现企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培育发展新动能企业。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加快科技、人才等要素聚集,整合各类资金强化科技投入,支持高新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
(三) 全力抓实风险管控,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底线。一是统筹做好全年偿债安排,提前对2025年到期债务进行梳理,制定偿债计划,落实偿债来源,动态开展调度,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二是用好国发〔2022〕2号及国办函〔2019〕40号文件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通过展期、降息、借新还旧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缓释债务风险。三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及时足额上缴政府债券利息,做好2025年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管理,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支持,加快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有效拉动投资。
(四) 全力优化财税管理,坚定不移提升依法理财水平。聚焦财源建设、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重点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和财政统筹,不断完善财税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服务和依法理财水平。一是抓征收,增税源。加强收入征管,强化税源税种管理,开展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分析和纳税辅导,深挖财税收入增长潜力。二是抓统筹,优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兜牢“三保”底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建设项目、重大风险防范财力保障,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抓评价、强实效。牢固树立“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通过绩效评价,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各位代表:
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及高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七星关区人大的监督,坚定信心、竭力奋斗、创新实干、全力突破,为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